sitemap·商情RSS源·RSS源·手机版·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买卖招商

  • 买卖招商
  •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成果>正文

黑龙江所“鲑鳟鱼细菌性冷水病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1-09-18 09:28:58来源:黑龙江所作者:黑龙江所
分享到: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HSY201902Q/2019GH08)资助下,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李绍戊研究员等人开展的“鲑鳟鱼细菌性冷水病(BCWD)流行病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Phenotypic Genetic acterization of Flavobacterium psyophilum Recovered Diseased Salmonids in China”发表于美国微生物学会《Microbiology Spectrum》(JCR一区,影响因子7.171,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8/Spectrum.00330-21),该研究还得到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Thomas P. Loch教授、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Pierre Nicolas博士的大力支持。

BCWD的病原为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ophilum),该菌主要感染鲑科鱼类,给全球鲑鳟鱼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但是我国养殖鲑鳟BCWD的发生与流行规律尚无报道。研究团队自2016年在黑龙江、辽宁、甘肃和青海等地区系统开展养殖鲑鳟BCWD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对嗜冷黄杆菌分离株的表型、基因型、致病性和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CWD在我国养殖鲑鳟中普遍存在且危害严重。嗜冷黄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为5种,其中ST12型(CC-ST10克隆型)为全球主要流行基因型,ST78型仅在北美洲的患病虹鳟中有报道,而ST355、ST356和ST357型仅在我国有发现;分离株的血清型包括Fd和FpT型两种,且血清型与宿主呈显著相关。人工感染试验证实,CN06(ST12型)和CN07(ST78型)株对虹鳟幼鱼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且试验虹鳟表现出与BCWD一致的临床病征。此外,嗜冷黄杆菌分离株对恩诺沙星、氟甲喹和氨苄西林等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氟苯尼考等药物较为敏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养殖鲑鳟源嗜冷黄杆菌的病原学研究;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嗜冷黄杆菌的流行传播规律、致病机制、快速检测技术和免疫防控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鲑鳟BCWD的防控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
委托询单 我要求购>
水产交易
热文TOP10
黑龙江所“鲑鳟鱼细菌性冷水病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