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商情RSS源·RSS源·手机版·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买卖招商

  • 买卖招商
  •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成果>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所发布棘头梅童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

2021-10-14 14:08:39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分享到: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宋炜研究员联合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棘头梅童鱼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和遗传解析,研究论文“Whole-Genome Sequencing Genome-Wide Studies of Spiny Head Croaker (Collichthys lucidus) Reveals Potential Insights for Well-Developed Otoliths in the Family Sciaenidae”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Genetics》上。该研究得到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的资助。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菲律宾、中国、朝鲜半岛西海岸及日本等,是河口及近海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生态学与经济学意义的石首鱼科重要成员之一。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三代测序和Hi-C测序,组装出了含24条染色体,总长度为817 Mb的棘头梅童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scaffold N50达26.58 Mb。基于组装出的基因组序列,共预测出29, 509个基因,其中29, 432(占比99.74%)个基因有功能注释信息。
  通过棘头梅童鱼基因组注释分析,发现许多基因家族显着扩增,其中一些与”钙信号通路”和潜在的“内耳功能”有关。利用棘头梅童鱼、大黄鱼和斑马鱼等其它鱼类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耳石相关的基因,发现棘头梅童鱼和大黄鱼等石首鱼科鱼类与其它鱼类相比,oc90、otol1a和sparc均含有突变位点,otop1和sparcl1在石首鱼类中发生正选择。
  东海水产研究所宋炜研究员多年来对棘头梅童鱼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持续攻关,明确了棘头梅童鱼主要群体种质特性和遗传背景,建立了基于基因标记的种质创制技术;攻克了棘头梅童鱼野生临产亲鱼采捕和海上人工授精技术难题,突破了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瓶颈,首创了苗种人工培育的技术方法;在国内率先培育苗种200余万尾,并且在福建省三都澳、长江口等水域开展了苗种的增殖放流。
  棘头梅童鱼基因组精细图谱的完成,为其种质资源保护与改良、进化历史及石首鱼类耳石形成和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
  文章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gene.2021.730255/full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
委托询单 我要求购>
水产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所发布棘头梅童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
分享到: